摘要:据记者了解,5月18日,因为恒基几个大股东的压力,湖州南浔区政府组织召开了一次股东会议,要求恒基尽快启动重组。 ...
短期看,近期的日元贬值,日元贬值对中国光伏行业影响比较小,但是长远来说,日元贬值不利于中国光伏企业开拓日本市场。
在吕强看来,无论是并网发电还是离网发电,发电的相关设备一定要确保质量安全。记者从供电部门获悉,建于用户内部场所的分布式电源项目,发电量可以全部上网、全部自用或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由用户自行选择,用户不足电量由电网提供。
吕强还向记者介绍了关于并网发电和离网发电的区别。这是我们亳州首家家用式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现在的容量是2千瓦,等6月中旬扩大容量并入国家电网后,总的容量设计为5千瓦。他说,所发的电自己使用,或者把所发的电储存在电瓶里以备日常使用,这样的发电就叫做离网发电。一般情况下,太阳能板的使用寿命是25年左右,25年后这些太阳能板还能用,但发电的能力会减弱。目前我的发电站规模是2千瓦,发电设备是两块面积稍大的太阳能板,以及五块月亮之上光伏板,这就确保了白天、晚上都能进行发电。
日前,记者从亳州供电公司获悉,该公司已经正式批复了一例个人并网发电的申请,这标志着亳州市电力市场正式向民间开放,个人发电站在满足自用电的同时,还可以将多余的电卖给国家电网,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发电设备也需要定期进行清洗、测试、维护,这些都是计划建设发电站的居民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孟宪淦表示,不管是中国、还是欧美,均将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度重视、重点扶持,因为谁在战略新兴产业占据了领先地位,那就是掌握了世界经济的主动性。
扣除重复计算的10 .54%中国出口退税,美国将对中国光伏企业征收的合并双反关税在23.75%到254.66%。中国将在2016年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届时将不能再采用第三方参照国裁定反倾销税率,因此反倾销这一武器杀伤力锐减。根据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向欧委会提交的建议案,提出对中国输欧太阳能产品征收反倾销关税,计划从6月6日起征收平均税率为47%的临时性关税。面对日益频繁的贸易大棒,中国企业已经疲于应对,在通过协商难以达成和解的情况下,中国是否应该对欧盟实施反制措施,该出手时就出手呢?中国肯定要报复,如果此次欧盟裁决对中国光伏实施双反,中国不反制是不可能的。
由于欧方完全没有表现出通过磋商解决问题的诚意,导致首轮谈判无果而终,宣告破裂。而此次光伏双反就是要把中国光伏企业置于死地,从而抢夺新兴产业制高点。
而之所以称其为最后博弈,则源起于5月24日,欧盟成员国内部将就欧委会对华光伏征税建议案投票表决,随后的6月5日,初裁结果将正式发布。对于结果,业内人士并不乐观,分析欧盟将不顾成员国和行业反对声音,强行对中国光伏企业征收47%的反倾销重税。于是,从成为第一大生产国起,产能过剩、缺乏核心技术这两大问题就在堆积危机堰塞湖。上一次为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我国推出百亿元补贴规模的金太阳项目,以帮助光伏行业启动国内市场,结果引发各种乱局。
与此同步,40多家中国光伏企业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反对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实施反倾销、反补贴征税。如果国内企业应对不当,可能会迎来一波倒闭潮,出现新一轮行业洗牌。作为已投入巨大资源的朝阳行业,如不继续扶持,将面临巨大沉没成本,还会在新能源格局中落伍,相信这是我国计划出台扶持新政的考量。= = 贸易大棒日益频繁 中国光伏如何走出双反困局? = =光伏产业:光靠补贴是不够的应对危机,6月份我国政府有两张牌可打:一是如果欧盟作出严厉的双反初裁,我将以同样的双反进行反制。
我们在这里召开发布会,就是要支持昨天下午机电商会的公开声明,支持我国政府有关部门为妥善处置光伏贸易摩擦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在5月24日欧盟成员国投票前夕,表达中国光伏企业的态度和决心,呼吁公平贸易,力争为各方的积极努力加码。清华学者:中国肯定要报复事实上,欧盟近年来对中国实施贸易保护措施已经越来越频繁,就在此前的5月15日,欧盟刚刚宣布将对中国的无线通信网络与关键设备展开双反调查。
2012年10月10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对华太阳能光伏反倾销补贴终裁结果,认定中国大陆光伏企业向美国出口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倾销幅度在18 .32%至249 .96%,接受可采取反补贴措施的补贴额度在14 .78%到15 .97%之间。以光伏产业为例,长期以来中欧企业在光伏领域处于上下游的关系。
= = 中国光伏海外受阻 欧美因何频频发难? = =欧美多领域频频发难中国这并不是中国光伏业第一次在国外遭到狙击。但新政策必须直面产能过剩、缺乏核心技术两大问题,如果只为避免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关门,等于继续堆积堰塞湖,延迟崩溃时间而已。商务部已赴欧继续谈判根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发布的消息,此前经我国政府与欧委会多次沟通磋商,双方同意由中国机电商会代表中国光伏产业与欧委会进行谈判。将补贴进行到底,是救赎光伏产业不得不走的路径。何茂春认为,现在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正在考虑是选择哪一些产品采取反制裁措施。即将被挡在欧盟大门外的中国光伏企业做出了这样的回答。
在众多专家看来,欧美如此损人不利己行为背后的是抢夺新兴产业制高点的战略意图。欧盟希望在2016年之前多做准备,通过贸易保护的手段保护本国光伏行业的发展。
中国过去就是过多地检查自己,却没有审视对方,现在他们既然对我们鸡蛋里挑骨头,我们不说是挑骨头,至少要公事公办,他们也未必能受得了。= = 欧盟再征光伏重税 中国企业大声说NO= =中国光伏企业向欧盟重税说不5月23日,距离欧盟光伏征税案投票还有1天,距离初裁发布还有14天,在此关键时点上,N oTrade Pro-tection。
正是在国内外补贴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几年前就成为世界第一大光伏产品生产国,产业模式两头在外高技术产业链环节、应用市场都主要在国外。近五年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产量连续世界第一,占据了欧洲超过一半的市场,这引起了美国、欧洲等国家政客的警惕。
行业更关注另一张牌,即光伏电价补贴新政等扶持政策。据介绍,如果投反对票的成员国少于15个,那么那么欧委会将铁定会在6月6日起对中国输欧太阳能产品征收临时性关税。在这只抗议示威队伍中,有一线工人,有销售人员,还有英利采购链条上的伙伴。欧盟有机可乘:中国未被认可为市场经济国家中国未被认可为市场经济国家也是欧盟频频发难的原因。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分析说。因为光伏产业只是中欧双方合作的一部分,欧盟很多产业都十分依赖于中国。
为此,机电商会近期派出谈判工作组与欧方商谈。英利集团公共关系总监梁田表示。
数据显示,中国出口到欧洲的光伏电池产品涉及金额高达200多亿美元,关乎40万人的就业问题。我们至少有反制措施,甚至要有反压,有一些产品没有对中国发起双反的,我们也要主动出击,这样双方才能达到一个均衡,不能总是等着对方出手后我们才应对。
这次又靠政策启动国内市场,那么包括补贴在内的整套政策,应能推动产业整合、技术革新、成本控制,才可令光伏产业度过寒冬。5月23日上午,河北保定,英利绿色能源千名员工在厂区内摆出一个大大的N O字,高举左手展示T radeProtection的抗议文字和横幅,并大喊口号,强烈反对欧盟贸易保护行为,要求实现自由贸易。白明表示,我们对多晶硅实行了双反,但是只有这个力度也不够,而应该跨出光伏产业。而这一幕也在阿特斯、天合光能等数十家光伏企业的厂区上演。
应该让欧盟也付出代价,只是被动地还击力量都还不够。去年底以来,国家多个部门密集调研对光伏企业包括提供资金、更多优惠政策在内的扶持计划,为对冲欧盟双反冲击,预计近期可能出台。
可以说,目前整个光伏行业都在翘首企盼新政。呼吁欧委会拿出诚意,尽快就价格承诺问题与中方业界进行全面深入的磋商谈判。
编者按:在经历了连续六个季度全行业亏损后,多晶硅及硅片的需求和售价在今年一季度开始企稳回升。不过,就在中国光伏业刚刚得以喘息之际,却再度遭到了当头一棒。